如何看待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80%的股份呢?这背后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?
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家乐福公开的数字方面,在五六年前曾经有国有企业出价300亿,家乐福觉得太便宜了没卖,今天以48亿成交,大部分人都觉得太便宜了,但是交易双方都觉得很划算,是双赢的结果,导致家乐福低价出售的原因是多种的,有市场变化的原因,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的问题,如果说家乐福是被自己人搞垮的一点不为过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,1,机构臃肿,人力,办公成本巨大,特别是总部和各分部的成本占到了公司总成本的一半,2,人浮于事,机构臃肿导致官多兵少,决策缓慢,观望的多,干活的少,决策反应链巨长,3,中高层管理人员拉帮结派,山头主义严重,不站队很难生存,4,人事管理混乱,买官卖官盛行,处长,店长,区长,总监等明码标价,反而靠真本事很难升迁,5,贪腐极其严重,从基础员工到课长,处长,店长,区长,采购负责人,层层贪腐,直至中国区的几位副总,无论是中国人,法国人都有自己的挣钱方式和目标,下一级向上一级进贡是普遍现象,各级领导公开向下级下达收受贿赂指标也是普遍现象;这些在家乐福是公开的秘密。
如果苏宁接手后不做大规模的人事调整,任由这些现象发展,恐怕对苏宁来说就是灾难的开始。
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业务,不愿意承担责任,都在保护自己的利益,在中国国内的零售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尝试改革,即使是做一些尝试也是在作秀,应付一下上一级领导,家乐福总部也清楚中国区的乱象,但是很难做出有效果的调整,这种情况下卖掉是唯一的选择。
苏宁方面表示,家乐福中国庞大的线下场景资源,能够进一步完善苏宁全场景业态布局。苏宁易购将通过输出智慧零售场景塑造能力,与线上超市频道打通,实现O2O数字化经营。在商品品类方面,此次收购一方面能够实现苏宁易购大快消类目的跨越式发展,产品品类将得到极大的丰富,有效提升全品类经营能力;另一方面,有助于苏宁易购强化快消领域的自有品牌研发能力、市场推广能力以及食品质量控制能力,推动供应链赋能。
在会员生态方面,家乐福中国拥有会员数量达到3000万。家乐福中国用户高频消费的特性,与苏宁现有电器、3C产品的消费特性形成有效互补,在苏宁易购既有的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基础上,可以进一步强化关联推荐、关联消费,增强用户活跃度,提高用户粘性,从而提升用户价值。
在供应链及仓储能力方面,家乐福中国拥有6个大型配送中心,覆盖全国51个城市,对鲜食、便利商品和常保商品的仓储运输管理有丰富经验。本次收购完成后,双方将在仓储、物流、人员等方面不断优化与共享,进一步补足苏宁大快消品类的物流仓储和配送能力。家乐福中国现有的大型配送中心、现有门店均可作为苏宁最后一公里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网络,在有效满足用户的即时配送需求同时还能有助于成本的控制。
然而对于零售业者而言,最关心的还是家乐福中国业务的控股权一旦被苏宁拿下,那么未来家乐福门店在整合中是否会被翻牌?是否意味着家乐福在未来会淡出中国市场?
“一旦失去控股权,家乐福未来的经营话语权和品牌运营会如何变化就很难说了。毕竟控股方是最具有话语权的。此前华润系并购TESCO后,TESCO基本等于淡出了中国市场,大量的门店也翻牌为华润系的品牌。所以未来家乐福门店或许也会面临翻牌的可能。而经营权和一系列的运营自主权、后台管理体系等双方如何融合也是个问题。现在还仅仅是个开始,未来双方整合究竟会如何,还需拭目以待。
家乐福被收购是这个商业时代变迁的缩影。外资商超在上世纪末期进入中国和本世纪前10年来讲,都是每个城市的香饽饽,比如卖房子的,会说家乐福入驻,沃尔玛入驻,一般对他楼盘销售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,当然现在也会有这样的噱头,但是就怕再大的楼盘在旁边,商超如果不努力,也有可能变成便利店,甚至关门走路,家乐福被收购就是这个背景。
纯粹的线下购物场景已经够不着消费者的需求,所以苏宁来了,苏宁从家电连锁,这两年疯狂的下拉线下商超,前面收购万达百货,这又控股家乐福,野心很足,家乐福卖的很便宜,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时代变迁,打败你的不是你的传统对手,而可能是天上的那朵云。
苏宁电商业务和京东阿里比起来不是同一个档次,但是在所谓新零售的背景下,优质线下卖场成为电商巨头的收购目标,所以苏宁要想突围,必须大规模的走在前面,苏宁小店,万达百货,现在家乐福,版图日益丰满,但是要整好这些新加入的效率可能低下的重资产项目,对苏宁来讲是挑战。
苏宁刚把投资阿里赚的100多亿人民币花光,这个战略从现在看是非常有意义和野心的,但是事在人为,结局我们拭目以待。
挂名法人持股80%算有股份吗?
挂名法人持股80%在公司算是有股份的,而且是绝对控股的大股东。因为是否在公司持有股份,并不是看是否在公司上班,而是看在工商局备案登记的股东持股情况。如果在工商局备案登记有80%的公司股份,那就是公司大股东,即使不上班,对公司也是有决策权的。
苏宁48亿元收购家乐福80%的股份?你觉得便宜吗?传统零售业怎么这么惨?
对苏宁易购来说价格是合理的:
家乐福中国市占率已由2017年的3.3%降至2.9%,导致2018年家乐福中国营收同比下滑7.7%至300亿元,净亏损5.8亿元。本次收购PS约为0.2倍,估值略低于人人乐的0.29倍、中百集团0.32倍,较为合理。
收购家乐福,推动苏宁快销品类布局:2018年,苏宁易购主力品类为电子设备,家电3C品类合计占据营收约95%的份额。2019年以来,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开拓快销供应链,线上流量向百货品类倾斜。据亿邦动力网,618期间,苏宁大快消订单量同比增长245%,推动全渠道订单量增长133%。对于苏宁易购,本次收购家乐福中国80%股权,(1)能够在万达百货之外,为苏宁贡献快销品类供应链资源,推动苏宁易购消费品类从家电3C向复购率更高的日用快消品扩张,有望强化消费者购物粘性;(2)家乐福中国目前拥有约3000万会员,约为苏宁易购4.22亿会员的7%,门店布局51个大中型城市,有望增加苏宁易购平台触点,增加会员数量;(3)家乐福中国2018年实现营收近300亿元,约为苏宁易购应收的12%,并表将推升苏宁营收增速。
对传统的店面经营方式也不能说是惨,只不过是经营模式需要创新,对于家乐福中国,收购后有望嫁接苏宁线上渠道,布局全渠道销售,或将逐步提升家乐福坪效,推动利润回暖。
从笔者的提问可以看出,似乎为家乐福感到有些可惜,也许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,为什么做实业 的现在处于这样一种囧境。
还记得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的时候,大润发的创始人被资本无情的清理出局,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:我战胜了所有对手,却输给了时代。
对,这就是答案。
据数据显示,家乐福2018年中国营业收入近300亿元,而由于无法查看家乐福的财务数据,我们就拿永辉超市来举例分析:永辉超市2018年营业收入为700亿,毛利润为22%,净利润为1.41%(9.8亿),那么家乐福的赢利水平也就在4亿左右X80%=3亿。也就是说,苏宁48亿的投资,换回来的也就是年3亿的投资回报,年回报率不足7%,而且家乐福既然愿意把家乐福中国80%股份转让给苏宁,也许情况更糟,所以综上所述,这笔买卖并不便宜。(当然,苏宁看中的也不是这个)
时代在变化,商业模式在改变。
我们来看一组数据:
家乐福1995进入中国,2018营收300亿,用时23年;
京东成立于1998年,2018营收4620亿,用时20年;
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,2018营收2503亿,用时19年;
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,营收131亿,用时3年;
从以上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,传统零售业为什么这惨了,所以大润发的创始人才说了这样一句:我战胜了所有对手,却输给了时代。
说句题外话,当我们都觉得苏宁收购家乐福便宜的时候,说明我们已经处于时代的后面。有时候看一件事情,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,以过往的视觉神经去评判,当你撕开了表象,真实就在里面。
占公司80%股权是不是股东会说了算?
答:占公司80%股权就属于在公司有绝对控股权,所以肯定是在股东会说了算,股东只要占有绝对控股权就有话语权。
且股东持有67%股权,被认定为绝对控股,具有完全话语权的优势,51%被认定为有相对裁决权,能决定公司大部分事项,34%被认定为决策必需征求人。